2015年兴起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平静,2021年的第二轮“造车新势力”开始风生水起。现在,2022年开始了,大家看看这一波势力将会怎样?
深圳,堪称“智造城市”,也叫作“捞钱城市”,这里聚集了华为、比亚迪、大疆等新的科技巨头。他们将会在智能汽车的阵地上展开角逐。
2016年,大疆车载项目立项。2018年,大疆获得深圳市发放的第一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019年,大疆成立车载事业部。
大疆投入车载业务,缘于之前做无人机过程中积累的研发能力,比如图像识别、感知算法、导航和避障功能等,这与车载软件需要的能力是共通的。大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立体视觉深度估计、在线自标定技术与视觉感知技术三个方面。
华为的造车理念,则是“自己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华为与比亚迪之间有着非常深入的合作,华为的手机零部件、整机代工等,都是由比亚迪来完成。比亚迪开发的“汉”品牌新型轿车,也安装了华为的鸿蒙系统和Hicar系统。
2020年,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side),其中涉及座舱、网联、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项重要技术,还包括了一个计算与通信的CC架构、激光雷达感应、AR-HUD部件等。
比亚迪投入自动驾驶的时间比较早。2013年,比亚迪的自动驾驶汽车参加智能汽车比赛,并获得了冠军,经过多年的积累,其技术实力已经非常厚实。
2021年2月份,华为、比亚迪和希迪三方联手开发自动驾驶物流车。华为贡献了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比亚迪则提供了用做载体的纯电动卡车T8。在华为与比亚迪的合作协议中,还包括了汽车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慧云轨、智慧园区等方面展的开发目标。
此外,华为还选择了与北汽、长安汽车、金康赛力斯等企业的合作,值得业界关注。
2021年12月,比亚迪与Momenta合伙成立了一家资本额1亿元人民币的合资企业“迪派智行”,准备在比亚迪的特定车型上装配自动驾驶功能。
另外,在激光雷达方面,大疆还与小鹏、AutoX、东风汽车、图森未来等企业达成了合作。而华为的激光雷达已经在阿尔法S车型上实现了搭载。看来,大疆与华为在激光雷达业务上会发生一定的竞争。
大疆、华为、比亚迪这三家企业,无论在定位、产品还是商业模式上,都有一定的交织和竞争,业界曾有“三英相斗”的说法。究竟发展前景怎样,大家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