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消费 越野e族网 2018-07-14 08:44

编者按:是什么在支撑人们一次次踏上危险的旅程?挑战恶劣的环境不是自虐,恰恰是证明了自己能完成非人的壮举,此时只需要自己的掌声就好。【观点(View)】栏目是我们在探险过程中的自我总结,写给自己,写给渴望的大多数。

这次我们要从两条旧闻谈起。

美国人卢克 · 艾金斯(Luke Aikins)在2016年7月30日完成了一件惊人的壮举,从在7600高空翱翔的飞机上纵身跃下,经过了两分钟的自由落体下坠,最终落入了一张面积约为三分之一个足球场大的网中。是的,没有降落伞。不是没有打开,是没有带。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是吗?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卢克是名高空跳伞爱好者,5年生涯跳伞次数约18000次,这次是有史以来难度最高的一次。

还有一位国内的大神,独自一人推着自行车,花了77天时间横穿了整个羌塘,最后从新疆的阿尔金山脱险,他叫杨柳松。他的日记后来被出版成书,作为同样热爱荒野的人,我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共鸣。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国内穿越神人杨柳松,根据他穿越羌塘的壮举赵汉唐自导自演了电影《七十七天》。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头来看一看这两个事件成功的背景。首先卢克 · 艾金斯,完成壮举之时42岁,是跳伞运动运,翼装飞行运动员。他出生在一个跳伞世家,从12岁就开始接触跳伞,到挑战成功之际,已经有了12000多次跳伞经验。在缜密的计算和运筹之后,他首先通过非常系统化的运算论证了完成这个挑战的可行性。在此之后,又带伞试跳了34次,每次都是在距离地面三百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在有了12000次跳伞经验之后,已经是全世界最顶尖的跳伞运动员之一的卢克,又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准备这次被誉为来自天堂的一跳。

 

一段无声的精彩,能让你屏住呼吸的2分钟。

而杨柳松的成功也绝非偶然,除了本身就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户外运动者之外,他在完成壮举之前曾经有过失败的经历。但是这次失败,让他真正摸清了孤身徒步穿越羌塘的正确路径——不再是阅读别人的经验和理论,而是有血有肉的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手经验。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电影《七十七天》片段,剧中主人公说出了自己完成这段旅程的心声。

在探险和冒险之间,他们二人应该如何归类呢?他们这样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从字面意义上,探险的意义更加谦卑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为未知而探,因为艰难而限,坚定地走出去不仅需要勇气和知识,更自带浪漫主义的光环。但是冒险就不一样了,主动的冒险,冒失,找不自在;被动的冒险,更显得绝望而无助,像被逼入绝境的赌徒。但事实上,在这二者之间,冒险才是真正的底色,探险是我们为其赋予的更多意义。

一切的“探”行之前,

“冒”已经不可避免。

霍比特人Bilbo Baggins对Frodo说:离开家门就是个危险的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危险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都像条毒蛇一样隐藏在草丛的阴影中。不管我们如何防范和保护,不管我们如何小心翼翼,悲剧还是每时每刻的发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我们选择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一切便利,可以足不出户的获得一切生活所需,享受全世界能提供的所有美物,从而不需要再面对纷繁世界可能带来的伤害。然而这种生活本身,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躲在社交网络中,生存与虚拟世界里,对他人和万物的认知都来自于方寸屏幕之中,这看起来是多么容易且安全舒适的选择,可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成为我们的未来吗?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谁也无法预测在旅途中到底还有多少艰险在等着你。电影《霍比特人》片段。

搜索引擎可以告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社交网络可以让你联络所有你感兴趣的人物。可是搜索引擎无法让你体会阳光照射脸庞的温暖,溪水沁润脚背的爽洌,沙子流过指尖的粗砺,也无法让你感受到带有温度和情感的抚触与呼吸。然而想获得这一切,你所走出去的每一步,又何尝不是冒险呢?就算你一步也不前行,一成不变的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世界飞旋而去,那本身不是更大的冒险吗?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如说: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这个危险而恐怖的世界,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才能面对?

1923年3月18日,在一篇纽约时报题目为“攀登珠峰是超人的工作”的专访中,问到当时身处纽约,在1921、1922两次尝试攀登珠峰失败,准备在1924年再次冲顶的的乔治-马洛里: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当时的回答后来几乎被奉为神谕:“因为山在那里”。这句听起来几乎可以让追随者抛弃一切常识和理智去追求攀登之梦的名言背后,也怀着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色彩。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乔治 · 马洛里1921年登山队集结资料图,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攀登珠峰。Photo via SMITHSONIAN.COM

他在1921年写给他妻子的信中说到:你面对的是被庇佑的绝对虚无,你能感觉到纯粹的形态之美,一种极致的和谐。——在面对珠峰的时候,他几乎成了一位诗人。在2001年出版的书《最狂野的梦想——乔治马洛里传》中引用马洛里的话:我们为什么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是为了证明我们的探险精神还是讲述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我们做这些是为了能简单的和朋友在一起并且在无人之境能找到自我。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根据马洛里事迹所改编的传记电影《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也最真实的还原了马洛里对征服世界最高峰的渴望。

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不是吗?因为山在那里,因为要找到自我,因为要最纯粹的体验。

1924年6月8日,乔治 · 马洛里在攀登珠峰的途中丧生。

马洛里曾经说过:因为山在那里。他站在那,看着远处的山,心中充满着敬畏与期盼。但山在那里并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是:Because I can。虽然他的逝去是个悲剧,但是他全心全意追求过,而且从时间跨度长达四年的挑战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循序渐进。

比尔 · 艾文(Bill Irwin)年轻时是个酒鬼,不能承担家庭责任,让妻儿沉浸在无限的苦痛之中。1976年,由于一次误诊导致他失去了视力,而随后得知他的儿子也染上了毒瘾并被送进戒毒中心,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往的生命是多么残破。之后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对上帝的信仰。1990年3月8日,他悄然离开自己的家,带着一条导盲犬,踏上了长达3469公里的阿巴拉契亚山径。他在圣经中学到的第一个章节说到:靠信仰行走,而非目光。八个月之后,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很多人追随他的脚步,但仍然茫然而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他建议说:答案不在山径上而在你自己身上,若是你不敢面对自己,就算是登上了卡塔丁山也不管用。我无法解决你一切的问题,而我也不会这么做,但是我必须给你这个建议:你无需去走阿巴拉契亚山径才能找到自我,而只要敢于面对现实的世界,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距你的探险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 观点

 

比尔 · 艾文完成壮举之后出版了他的著作《山径之旅》,一切关于让他有所转变的故事都在书中传播给了那些渴望的世人们。

比尔 · 艾文的成功,也不是偶然。一位盲人,走完长达三千多公里的山间小道,单纯依靠运气和信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此次出行,他也做了长达两年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各种背负行李的方式,和他的导盲犬欧瑞安在野外的配合,通过锻炼和适应性训练获得必要的体能和技术储备。

这是一个个真正的探险的故事,有人用生命去铺垫留给后人的路。这些疯狂的行径,总是能在你的心中,擦亮一丝耀眼的火花。因为这个火花燃烧过很多伟大的生命,所以它拥有无限的热量,它可以燃起熊熊大火,可以照亮整个世界。这些探险的故事能在你的心中注入勇气和坚强,能让你在孤独的寒夜中也不再迷茫,受到挫折也不必哭泣,你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依然相信你能实现梦想。

狮子王木法沙对他的儿子辛巴说过的一句话:勇敢并不意味着要找麻烦。伟大目标的实现,从来不可能靠运气和莽撞。你可以不被那些讥讽或者打击你的人影响,但是你自己必须保持理智和清醒,认准目标,除了看到鲜花和掌声,还要认清的荆棘和猛兽。你必然要承担前行每一步的痛苦,直到真正能把这条路走完。

是的,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探险,你别无退路和选择,只有向前。你要牢牢的记住他们的话:Because I can!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