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旷视过会:三年营收35亿而亏损高达128亿,拟募资60亿

消费 中国软件网 2021-09-10 13:32

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66次审议会议于9月9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302家企业。旷视科技科创板上市首发获通过,成为“AI四小龙”中第二家登陆科创板的公司。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3年1月30日,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公司,以物联网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载体,通过构建完整的AIoT产品体系,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创始人为印奇、唐文斌、杨沐,三人都曾就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

旷视科技的核心技术产品是AI生产力平台“Brain++”,由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天元)、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组成,核心能力包括数据的处理、清洗和管理能力,算力的共享、调度和分布式能力,算法的训练、推理及部署能力,覆盖从AI生产(输出算法模型)到应用(实现算法工程化封装)各环节。“Brain++”可实现从算法生产到应用的全流程化和规模化供给,解决AI研发门槛高、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

2021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的营收为6.6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50亿元增长91.14%,增速较快,但对比行业来看并不算出色。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0.57%、108.67%、20.79%,而旷视科技同期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则分别为181.19%、47.47%和10.38%。

旷视科技2018至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8.00亿元、66.43亿元、33.26亿元和18.58亿元;扣非后的净亏损分别为5.65亿元、12.49亿元、15.47亿元和9.2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7亿元、-15.91亿元、-10.32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旷视科技解释称,一方面主要是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9.25亿元),另一方面是公司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驱动型企业,尚处于创业期,报告期内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系统层、算法层、操作系统及AI重新定义硬件的研究,同时在业务拓展方面也加大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40,190.59万元、121,013.10万元、165,195.79万元及 134,892.28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2.29%、141.65%、131.13%及188.29%。

其中研发投入,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6.06亿元、10.35亿元和9.9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0.94%、82.15%及71.87%。旷视科技的研发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和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两个层面,基础性研究层面主要负责研究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和算法模型,由旷视科技下设旷视研究院负责;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系在研究院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各业务线将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客户需求相结合,进行工程开发、操作系统及产品开发,形成对应的“软硬件一体”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中国的AI公司亏损上市的情况,投资者和市场已经见怪不怪了,并对其发展倾注了几大的关注。不过中国软件网认为,市场不应忽视这些AI公司发展中的风险因素,不能夸大其赢利的预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ZX4147

责任编辑: ZX4147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