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靡,“刷脸支付”也被部分有心人包装成了“新风口”,在大肆宣扬其前景的同时,打着推广刷脸支付的名义实行割韭菜之举。3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2020年底以来,陆续有用户反映部分机构以推广刷脸支付为名,招募区域代理并收取费用。而一旦完成“缴费”这一操作,用户也就彻底掉入了这一骗局。
低投入、高回报引诱
“3月1日,我在我们当地的一家酒店参加了推广会并成为了一名代理。”郑兴(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更早一点,他接到了一通陌生的邀请电话,邀请他去酒店参与山西富泰中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富泰”)举办的微信刷脸支付推广会议。
郑兴表示,山西富泰的相关工作人员号称成为平台合作伙伴后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每天新增2个商户,一年便可以新增720个商户。每个商户日均流水3000元,一年共计可产生77760万元流水,按照0.16%的分润率计算,代理商可以获得124万元”。
山西富泰在宣讲会上表示,在郑兴所在的河南省济源市仅招收5名代理,包括县级代理和市级代理。其中,县级代理赠送2台刷脸支付机器,减免资金1万元,实际代理费为25800元;市级代理可赠送4台刷脸支付机器,分润率为0.18%,代理费为45800元。两种代理模式下,代理商分别能够激活30台、50台刷脸机器,缴纳的代理费可全部返还。
按照山西富泰描述的情况,代理商在缴纳25800元的代理费后,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不仅交易的支付费率为0,后续推广中购买机器的费用也将由山西富泰一并承担。代理商每推广一台机器,便可以获得1799元。
这场看似一本万利的投资行为,让郑兴动了心。随后,郑兴通过刷卡的方式分三笔向山西富泰付款25800元,成为了一名县级代理商。缴费完成后,郑兴却发现,现场宣传中的与实际存在多项不符,赠送的2台机器也无法正常使用,在向山西富泰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后,对方提出重新邮寄2台机器,但新寄来的2台机器同样存在问题。
郑兴紧接着提出想要联系一下同城的其他代理商,看看是否是自身使用方式不对,但这一要求也遭到拒绝。郑兴进一步了解发现,山西富泰对于机器推广、激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例如连续使用15天、日均刷卡笔数不少于20次,以及单笔金额不低于1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富泰方面还提出,一次只能为郑兴提供2台机器,只有这2台机器满足激活条件正常使用后,才能再次寄出2台机器。而对于首批的2台机器存在的问题,山西富泰方面只表示会为其尽快解决。郑兴要求山西富泰退款遭到拒绝,双方就此陷入僵局。
同样在这个推广会上缴纳了费用的还有年近花甲的段老太。段老太的儿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段老太本身并非商户,她在会上缴纳了7000元押金。“我赶到酒店的时候做推广的人已经离开了,联系对方也只是要求我们补充剩余的款项,态度十分强硬,并让我们去起诉他。”
武汉大学客座研究员唐大杰认为,这一所谓的线下推广刷脸支付行为,实际是以支付之名行诈骗、盗窃之实,与支付类金融科技无关。“它更多的是利用边远地区用户对新技术的崇拜和认识误区,非法获得客户信息,以获取非法利益。”
头部平台做背书
根据郑兴提供的信息,北京商报记者拨通了山西富泰的客服电话,并以用户身份向其进行了咨询。
山西富泰客服表示,公司招募的是城市合作伙伴,具体是否可以合作,需要根据当地合作伙伴人数确定,“我们是有地域保护的,如果人满了就做不了”。
对于山西富泰与微信支付的关系、具体如何推广机器方面,前述客服指出,山西富泰是微信支付服务商,对方委托他们进行业务推广,机器售价等信息均可在微信支付官网查询。机器发出前公司会全部调试好,不会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不过,对于一次只能发出2台机器这一情况,客服在介绍中却并未提及。
郑兴也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山西富泰提供的支付设备使用情况,有“微信支付”字样出现在机器底座上,而不论是扫码支付还是刷脸支付,均无法正常使用。同时,郑兴还提到,山西富泰工作人员曾通过微信支付官方的一些网站,证明其属于微信支付服务商,并多次提及是受微信委托发展新用户。
北京商报记者在微信支付官网查询服务商信息发现,山西富泰于2020年8月注册成为微信支付服务商,所属行业为电商/团购、教育/培训、数码,拓展地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
除了济源市,河南省内黄县、义马市等地均有用户反映山西富泰这一情况。一名义马市的用户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于2020年12月缴费成为代理商,不仅机器无法使用,客服也处于半失联状态。当地被骗的几位商户联合起来,春节前找到了山西富泰团队,趁机追回了21900元。
对于用户反馈的这一信息,北京商报记者向微信支付方面进行了求证,也向山西富泰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两方回复。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分析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类公司多选取一些小城市、县城进行“狩猎”,一方面以高额回报吸引用户注意,另一方面以“名额有限”为用户带来急迫感,再加上以头部平台做背书,不了解具体情况的用户容易上当受骗。
推广合规难题如何解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前述用户所言并非个例,当前,不少公司打着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头部支付机构刷脸支付代理的旗号,在骗取用户代理费、机器费后失联,或无法做到承诺事项,对于缴费商户置之不理。
另有一名支付行业从业人士透露,当前,这一情况在业内普遍存在,支付机构对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难以把控,尤其是层层分级之下,支付机构想要落实到地区商户的信息难度不小。
在郑兴等人提供的《合作协议》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协议中对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未作出明确说明,尤其未在机器费率、推广细则等方面作出约束。郑兴更是直言,当山西富泰给出2台故障机器后,所谓的推广业务就卡在了第一关,这也就是用户花费25800元买了2台无法使用的机器。
苏筱芮指出,针对“刷脸支付”推广开展的这一操作,与虚拟货币、荐股等领域的诈骗行为如出一辙,均是以低投入、高收益吸引用户。对于这类情况,尤其是一些打着新概念旗号招募代理、缴纳会费等行为,用户更应该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而郑兴也坦言,作为商户,其对于设立刷脸支付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不了解,更感兴趣的地方是对于推广方承诺的高回报,没想到最后会落入“陷阱”。
另一方面,除了围绕“刷脸支付”产生的骗局外,北京商报记者询问多位使用过刷脸支付的用户了解到,当前普通用户对于刷脸支付的担忧多集中在支付阶段,担心脸部识别太快无法确认交易数额,产生不必要的支出。对于平台收集、保存用户脸部生物信息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不了解。
金融科技行业专家张鲲分析表示,相比其他数据,人脸数据等生物特征数据一旦泄露是不可逆、不可改的,并且容易产生更大的危害。普通用户也应该妥善保管自身信息,谨慎提供手机应用授权、共享信息等。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廖蒙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